糖尿病危機|中年人高危!身體1部位變粗是警號 醫生:糖尿風險增5倍

都市病

發布時間: 2025/01/17 17:42

最後更新: 2025/01/27 19:04

分享:

分享:

【糖尿病/腰圍/肥胖/超重/中年危機】中年發福並不代表有福氣,可能是糖尿病殺埋身!台灣有醫生指出,不少人到了中年,會發現越難減走肚腩,原來這個情況與糖尿病息息相關。

最新影片:

台灣心臟內科醫生劉中平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,指人到中年腰間容易有小肚腩,而內臟脂肪囤積是元兇。劉中平指出,內臟脂肪貼在肝臟和胰臟上面,會引起慢性發炎,導致胰島素的抗性增加,最後引起糖尿病。他指出有4種人屬高危,包括久坐、運動量不足、不良飲食習慣,以及年過40歲的人,感覺一上年紀就自然囤積內臟脂肪,就算平日不吃甜品,腰圍仍會自然隨著年月變粗,最終患上糖尿病。

劉中平指出,根據研究,男性只要腰圍超過90厘米(約36吋)、女性超過80厘米(約32吋)就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,尤其是男性如果腰圍超過100厘米(約39吋),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則會增加5倍以上

劉中平亦指出,有些人「瘦底」,無超重卻有大肚腩,這種情況出現時因為腰間周邊肌肉萎縮,肌肉重量流失取而代之為脂肪重量增加,形成體重達標的假象。若發現開始穿不下年輕時的褲子,要注意會否已經出現上述情況。

運動建議:

要減腰圍和內臟脂肪,配合運動就能夠達成。劉中平解釋,內臟脂肪不需要很激烈的運動,反而是中等強度,如走路、踩單車等已經足以滿足運動量。他建議,每周至少進行3次,每次至少做30分鐘以上,以長時間的溫和運動,燃燒內臟脂肪。

飲食建議:

常言道,減肥3分靠運動、7分靠飲食。劉中平建議飲食上攝取低糖、低油脂的食物為主,隨餐加入高纖多蔬菜會更好,能夠促進腸道蠕動,排出脂肪。戒煙酒對於減走「啤酒肚」亦有效。適當的空腹,每餐不要吃太飽,亦避免餓過頭造成暴飲暴食。

糖尿病|4大不良習慣恐誘糖尿病

瑞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盛慧球強調,不少年輕糖尿病患者求醫時,多數不知道自身患有糖尿病,這些人普遍都有以下4大不良習慣,再加上一些關於感染的誘發因素,便可能發展為敗血症,甚至敗血症休克: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糖尿病|糖尿病8大症狀

點擊圖片放大
+8
+7

糖尿病飲食|8種食物可逆轉糖尿病

台灣腎臟科醫生江守山曾在其著作《生病一定要吃藥嗎?》中,分享以下8種有助逆轉糖尿病的食物:

點擊圖片放大
+8
+7

相關文章:

脂肪肝|唔肥但有脂肪肝? 醫生揭食飯1習慣出事患病風險可高8成

糖尿病|41歲女患糖尿病 靠2招成功降血糖 飯後即做1事超見效

逆轉糖尿病|40歲男每日收工咁做 激減35磅成功逆轉糖尿病 醫生推薦飯後做10分鐘就work!【附8種食物逆轉糖尿病】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